本文來源:重慶青年報 閱讀:96354
我的老伴生前與紅十字會簽訂過遺體捐獻志愿書,現已病逝。我決定執行他的遺愿,捐獻他的遺體和角膜 近日,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接到捐
“我的老伴生前與紅十字會簽訂過遺體捐獻志愿書,現已病逝。我決定執行他的遺愿,捐獻他的遺體和角膜.....”近日,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接到捐獻家屬來電,電話那頭70歲甘老的妻子喻奶奶跟工作人員銜接捐獻事宜。
隨即,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在甘老捐獻遺體后,立即趕往現場。在舉行簡單而莊重的告別儀式后,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眼科醫生順利完成雙眼角膜摘取手術,取出了兩枚珍貴的角膜。
(甘老捐獻榮譽證書和紀念杯)
經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醫生檢測與評估,甘老的角膜質量良好,符合移植要求,將用于角膜移植手術,幫助角膜盲癥患者重見光明。“他生前就希望多幫助人,現在雖然人不在這個世界了,但是他一直希望自己身上可以使用的器官能留下來,幫助到更多的人,也希望能為國家的醫學事業貢獻自己最后的力量,現在他如愿了,應該高興。”甘老的妻子喻奶奶哽咽道。
(甘老年輕時照片)
據悉,甘老以前是一名知青,原在榮昌媒礦工作,1983年受派至綦江松藻礦務局擔任電工,自此,一干就是30多年。長期上井下礦,在堅苦條件中緊緊守衛單位電力安全。1997年,甘老從原單位退休后,先后在重慶、榮昌務工。多年的知青生活,讓他在平凡的生活中,總中保持著一顆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喻奶奶回憶,在工作中,甘老一直都很勤懇、踏實,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一致好評。在生活中,他總是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對別人充滿了善意,樂于交談與開導他人,認識他的鄰居也都紛紛對他豎起了大拇指,對他的離世感到很惋惜。
(甘老2015年照 )
“他喜歡與人交流,在2017年得的腦梗后,打聽到遺體和眼角膜捐贈可以幫助更多的人,就動了心思,后來幾年癱瘓在床,在病痛中仍多次說到,如果有一天他走了要按他的意愿捐出角膜和遺體。”甘老的妻子喻奶奶在遺體(角膜)捐獻書上簽字并按下手印后,不禁淚如雨下。
(甘老生前照)
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的工作人員李微對甘老家人的支持表示感謝,李微表示,遺體和角膜捐獻是一種彰顯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利他行為,人體器官捐獻讓死亡和重生通過人性的善意神奇地連接在一起。
據悉,當前我國共有角膜盲癥患者約500萬人,其中每年新增患者約10萬人,而我國每年接受角膜移植手術的患者僅5000-10000人。我國角膜盲癥患者數量龐大,然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及角膜捐獻意識的缺乏,造成角膜捐獻者少之又少,角膜材料稀缺是造成角膜盲癥患者不能及時接受治療的主要原因,很多人往往因為等不到角膜材料而只能在黑暗中生活。據悉,愛眼公益基金會聯合愛爾眼科醫院發起的一項公益救助項目,針對需要角膜移植手術的貧困戶、低保戶、殘疾等患者提供一定額度的手術費用援助。從2016年開始,該項目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由全國各地的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病學組醫生團隊提供醫療支持,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是項目支持醫院之一。
重慶愛爾眼科醫院(總院)眼表及角膜科主任、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主任任毅表示,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不僅為志愿者打通了捐獻眼角膜的愛心渠道,更是為很多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帶來了復明的希望。有眼角膜捐獻意向的志愿者可以通過向重慶市紅十字愛爾眼庫提出申請,以簽署捐獻志愿書的形式,來實現捐獻的意愿。角膜捐獻(移植)電話:13629700415(24小時)/023-67854663。
答題有獎、互動普法、征集小視頻,九龍坡區牢牢占據線上打擊整治養老詐騙主陣地
7月18日一大早,家住九龍坡區楊家坪街道的張阿姨手機不斷地傳來信息提示音,打開一看,是小區業主群里,大家在熱熱鬧鬧地曬紅包。張阿姨在
暑期期間,為進一步提高青少年兒童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從源頭上減少拐騙幼兒和傷害幼兒人身安全案件的發生,7月10日,西部科學
今(18)日早上,沙坪壩區突降暴雨,多地出現路面積水、樹枝掉落、圍墻倒塌等險情。8時53分,沙坪壩區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預計未
為進一步提升摩托車、電動車駕駛員安全守法意識,解決電動車和摩托車加裝遮陽棚(傘)、亂停、噪聲擾民等交通亂象的問題,巴南警方迅速動員